全液压抓料机 抓木机 抓钢机 抢险救援机器人 火车卸煤机

江苏八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

示例图片三
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过亿吨铁矿石压在中国港口 矿业巨头们跋涉业绩泥潭

过亿吨铁矿石压在中国港口

    矿业巨头“必和必拓们”跋涉业绩泥潭

    一边是中国钢企正经历去产能这一成长之痛,一边是因为对铁矿石需求的减少造成的库存压港。8月16日,必和必拓发布的“史上最大亏损”业绩,为全球矿业巨头的艰难生态做了生动备注。对于必和必拓、淡水河谷等巨头来说,随着早些年扩大的产能已开始逐渐释放,面对铁矿石价格走跌的可能性,业绩泥潭或许仍是其短期的最大困扰。

    三大矿山的艰难时日

    昔日曾经赚的盆满钵满的全球最大矿商必和必拓,上半年也遭遇了史上最大亏损。

    8月16日,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集团发布报告称,由于对矿层价值的误判、巴西的洪灾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原因,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上一财政年度,该公司的年度亏损达到了创纪录的64亿美元,差于市场预期的亏损58亿美元,而上一财年为盈利19.1亿美元。

    瑞银在8月17日上午确认,这是有史以来必和必拓遭遇的最严重亏损,相信这也是必和必拓自1851年初步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。公开资料显示,必和必拓是以经营石油和矿产为主的著名跨国公司。BHP于1885年在墨尔本成立。Billiton于1860年成立。2001年6月,两公司合并成立了必和必拓。

    有机构分析认为,必和必拓之所以出现严重亏损,一方面与去年巴西溃坝致死事故相关,另一方面因为大宗商品的暴跌,而在美国页岩油投资失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尽管在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波动较大,市场心态相对乐观,但中长期来看,其价格仍处于低迷状态,全球矿业巨头都难以摆脱业绩糟糕的阴影。

    除了必和必拓,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在8月初也交出了十二年来盈利最少的半年财报,上半年基本盈利同比下降47%。鉴于矿石需求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和经济转型,力拓称近期市场环境仍有挑战,下半年还要保持警惕。

    力拓CEO Jean Sebastien Jacques在接受彭博采访时称:“中国(经济)已经下滑,未来还会波动。”他还表示,出于规划的目的,力拓要假设,在可预见的未来,市场环境还会具有挑战且波动起伏。

    就在此前几日,路透社消息称,巴西淡水河谷正在考虑向未披露名称的几家中国企业出售至多3%的未来铁矿石产量,以最多筹资100亿美元。

   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,根据交易条款,淡水河谷将从上述企业获得产业链融资。由于相关商谈仍在保密阶段。

    根据淡水河谷公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营运情况,受销售价格大跌和铁矿溃坝事故等因素影响,第二财季营运收入为66亿美元,低于上年同期的69亿美元;第二财季实现净利润11亿美元,上年同期为16.8亿美元,同比降34%。

    铁矿石价格或重新面临走低

    根据机构数据,中国天津港62%品味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周五跳回了60美金/干公吨大关。与大多数预期相悖,铁矿石价格年初至今上涨了44%,而自去年12月创下十年低谷算起已反弹了63%。

    铁矿石价格的反弹刺激矿商们再捞一票的决心。

    在7月发布的季度生产报告中,必和必拓称计划本年度将铁矿石产量最多提升7%,现有矿场正在加大生产力度。除此之外,在今年4月,淡水河谷也表示今年预计产能为3.4-3.5亿吨,比去年调高约1000万吨,并称“今年输出中国的铁矿石预计1.8亿吨左右,最大的市场还是在中国。”

   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,在过去的几年里,中国消耗了全球铁矿石供应的近三分之二。为了满足中国不断扩大的需求,世界各大铁矿石供应商一直在投资和增产,这些投资和增产在随后的几年将被释放出来。

    不过,值得矿山巨头们警惕的是,随着中国钢企正经历去产能阵痛,中国的港口已经堆积了天量铁矿石。

    据上海钢联统计,8月1日—7日,北方六大港口的铁矿石到港量比前一周增加118.9万吨,至1115.1万吨。这使全国45个主要港口的铁矿石库存总量不断攀升,已经超过了1.08亿吨。

   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,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不断提速,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全国铁矿石进口量为95272万吨,比上年增长2.2%。今年1-7月累计进口铁矿石58205万吨,同比增长8.1%,单是7月份,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加230万吨,为仅低于2015年12月的历史次高水平。

    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激增,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已经引发业内对于价格下跌的预期,包括麦格理在内的银行都在7月底警告称,今年价格大涨后铁矿石价格可能会走低。

    过亿库存压在港口,一旦铁矿石价格重新波动,三大矿山下半年业绩又将随之出现什么变化?我们将持续关注。

 

    (文章来源:华夏时报)


Powered by MetInfo 5.3.12 ©2008-2024 www.metinfo.cn